分 析 报 告
一、调查说明
调查目的:经过一年的初中数学学习,学生对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验”提供研究资料,我们于2002年6月5日对整个初一年级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共包括22个题目,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习惯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调查对象:龙泉中学初2004级全体学生
调查抽样对象:初2004级六班、七班学生,共97份调查问卷。该年级平行分班,但入学成绩两班有一定的差异,七班比六班略好。两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两班的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调查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数据中的小数经四舍五入)
(一)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选项 |
本身有趣 |
老师方法改变 |
老师喜欢关心 |
考试需要 |
自己方法改变 |
六班百分比 |
74% |
23% |
6% |
6% |
8.5% |
七班百分比 |
51% |
25% |
10% |
41% |
8% |
统计说明七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入六班学生浓厚,迫于压力而学习的较多,教师在经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对数学学习方法的积极认识
方法改变认为有积极影响 |
不同学段不同方法 |
方法变化与能力提高 |
方法变化与兴趣增强 |
方法变化与成绩增长 |
方法变化与综合素质提高 |
方法变化对走入社会有益 |
方法变化改变态度积极 |
方法改变的原因 |
六班 |
79% |
78% |
74% |
74% |
47% |
72% |
55% |
|
七班 |
67% |
37% |
39% |
71% |
33% |
61% |
27% |
|
方法无变化认为有消极影响 |
方法没变让你被动 |
方法不变与能力 |
方法不变与兴趣 |
方法不变与成绩 |
方法不变与综合素质 |
方法无变化消极影响 |
无改变的原因:没人指导 |
六班 |
17% |
28% |
43% |
53% |
36% |
45% |
24% |
七班 |
6% |
23% |
31% |
8% |
25% |
31% |
10% |
|
|
|
|
|
|
|
|
|
|
|
|
|
|
|
|
七班学生对于数学方法改变的认识水平较低,特别是对“方法改变对能力的影响”持消极态度,综合前面的数据可以表明该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不够;由于七班学生的数学基础优于六班,很多学生不认为自已的方法有何不妥。从数据上分析,六班学生在填写问卷时有误,填写有变化加上填写无变化的同类某些选项的比例和超过了百分之百,因此横向对比不具有可比性。
两班学生对数学学习无变化的认识可以看出六班学生有强烈改变学习方法的欲望,而七班学生表现并不强烈
(三)学生目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
遇问题查资料 |
遇问题请教直止弄懂 |
遇问题放弃或等待讲解 |
监督下才看课本 |
很少看课本 |
经常看课本 |
除作业外从不看课本 |
六班 |
45% |
55% |
11% |
6% |
51% |
36% |
6% |
七班 |
31% |
61% |
39% |
25% |
69% |
6% |
27% |
七班学生对行行待问题的态度消极,学习的自主性不够,学生不会主动看书,以接受式学习为主。两班学生均表现出对教师的依赖较强,但六班学生的看书习惯养成较好。
90%以上的学生都愿意把不懂的问题弄懂,看书的习惯不好。
(四)对学习方式方法的期望
期望 |
教师讲学生听 |
教师讲重难点 |
看书讨论不懂的问 |
自主探
索交流 |
能得高分 |
轻松活泼 |
严肃紧张 |
锻炼数学思维 |
自己看法 |
六班 |
0% |
11% |
19% |
74% |
68% |
93% |
12% |
91% |
6% |
七班 |
4% |
23% |
27% |
85% |
69% |
82% |
4% |
89% |
19% |
从期望上看,七班学生看法较多,对学习方式的改变的期望略高于六班学生,六班学生看法单一,
两班学生平均近日80%喜欢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87%的学生希望课堂氛围轻松活泼,90%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堂应锻炼数学思维。